家居业一周|制造业“优等生”:悍高集团IPO闯关,力破纠纷与质疑
在资本市场对企业资质要求日益严苛的当下,一家家居五金企业为何能以持续增长的业绩和稳健的财务表现获得青睐?悍高集团(001221.SZ)用扎实的数据给出了答案。这家深耕行业20余年的企业,不仅在2022至2024年间实现营收从16.20亿元到28.57亿元的跨越,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78%,更以净利润较高复合增速,展现出传统制造业罕见的成长动能。其背后,是产品、效率与渠道构建的三重护城河,让看似“不起眼”的五金生意绽放出别样价值。
财务数据背后的硬核实力
为何说悍高集团是制造业的“低杠杆优等生”?数据或许最有说服力。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25亿元,资产负债率仅30.16%,短期及长期带息债务规模极小,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15亿元,且每年均超过同期净利润。截至2025年一季度,悍高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29.97%。这种“高现金流、低负债”的特质,意味着企业扩张是依靠自我造血,而非外部融资,展现出极强的内生增长能力。
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更显难得。公司净利率从2022年的12.72%升至2024年的18.59%,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步从31.89%提升至36.14%,对比行业水平确实较为“亮眼”。但差距,恰恰印证了其作为家居五金行业龙头,在成本控制、产品溢价方面的硬实力。
三重护城河构筑竞争壁垒
在同质化严重的五金行业,悍高凭什么实现溢价?答案藏在其“产品+效率+渠道”的立体布局中。产品端,公司围绕“颜值+功能+品质”构建完整矩阵,近三年累计推出超万种SKU,1173项专利傍身,希勒系列拉篮、悍高美斯系列收纳五金等产品屡获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用设计与功能双重优势打破“五金只是配角”的偏见。
效率提升如何转化为利润?悍高的实践给出答案。通过智慧家居五金制造基地建设,公司实现铰链等产品从开料冲压到包装的全链条自动化生产,2024年OEM及委外加工占比从2022年的41.54%降至35.15%,不仅降低成本,更将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这种“以自动化提效、以规模化降本”的模式,成为毛利率持续提升的关键。
渠道力如何支撑增长?悍高构建的“经销+直销;线上+线下”销售网络给出答案。其经销网络覆盖全国191个地级市,直销业务打入金牌厨柜、全友家私等头部企业供应链,京东、天猫等平台的高端产品更是稳居销量前列,海外市场拓展至11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渠道布局,既保证了悍高五金与户外家具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又增强了对终端的掌控力。
穿越周期的增长逻辑
面对行业调整,悍高为何能逆势增长?其秘密在于对趋势的精准把握。随着家居五金从“基础功能”向“体验价值”升级,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加码智慧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既巩固收纳、厨卫五金高端市场优势,又推进“全屋五金解决方案”,以一体化产品提升客单价。
海外市场的拓展更打开了增长天花板。目前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近20%,中东、北美、东南亚等区域的布局正逐步落地。这种“国内纵深+全球拓展”的双轮驱动,加上上市后计划推行的股权激励,将进一步激活组织活力,为长期增长注入动力。
从顺德小厂到行业标杆,悍高集团的成功上市证明:传统行业并非没有机会,关键在于能否用创新打破惯性,用效率创造价值。这家“纯赚钱”的五金企业,正以扎实的步伐和持续增长的业绩成绩,改写着人们对制造业的固有认知,成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又一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