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合作:“和调”的哲学文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在云南圣爱健康基地举行

12月22日,中澳合作的《“和调”的哲学文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在云南澄江抚仙湖圣爱健康基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及国内的七位学者分别作主题报告。

本次研讨会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并完善“和调”的哲学及文化学研究,提升“中医和调思想”的理论、科学及应用价值,有助于中医基本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调”理论是由“李氏中医和调学派”创立者李庆生教授整理并推出,本次研讨会同时也是《庆生和调讲坛》第11至17讲。

研讨会由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FCMA)、澳洲高德生命科学研究院(ATLSI)、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圣爱中医集团、圣爱中医集团学术委员会、李氏中医和调学派联合主办。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现场及线上国内外同道及中医药爱好者千余人参加会议。

20250110092746500770992.jpeg

1735093651197721.jpg

1735093672394972.jpg

主办方/嘉宾致辞

1735092860274597.jpg

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华龙圣爱中医馆董事长刘琼女士表示:我们今天在抚仙湖畔论道“和调”,可谓意义非凡。在我30多年的经营管理生涯中,和调思想对于中医馆的建设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和调”既体现在医患关系、员工关系的层面,也体现在集团上下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和谐发展上。而且我们都知道,“和”思想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会长林子强教授在致辞中说道: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中国云南,心情非常激动。我谨代表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丰富成果,圆满成功。希望以本次中澳合作研讨会为契机,加深中澳两国中医界的沟通与合作,加深与圣爱中医的合作,让更多患者受益。

澳洲高德生命科技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王大衛教授表示:今天风和日丽,在美丽的抚仙湖畔,我能感受到蓬勃的能量。我从澳大利亚飞往云南的过程中,想起了一个人,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人聂耳先生。我本人也是一个音乐粉丝,聂耳可以说是我们云南的莫扎特。而且聂耳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和我们中医颇有缘分。在这样一个人杰地灵之地,恭祝我们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1735092876978850.jpg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宁亚功会长在致辞中说道:今天我们在抚仙湖圣爱健康基地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中澳合作的国际性会议,并且把中医的和调思想从哲学层面来进行研讨,同时贯穿于临床当中。这是李庆生教授多年努力的成果,这是一场不同凡响的学术盛典。我在这里谨代表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对我们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更希望圣爱中医集团今后在中医文化、学术建设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澳合作研讨会发起人及组织者、“和调”理论整理推出者李庆生教授指出:今天,我们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地——澄江召开本次研讨会,对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和积淀,由我新整理推出5年多新生的一个学术思想,进行集体研讨,我感受颇深,它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以这样的思考和心态,感谢各位的参与,使和调思想真正的造福全人类,助力中药事业的发展。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事物本源及其根本规律性的认识。中医学的特质之一是理论构架以哲学思想为骨干与析理工具。“中医和调思想”包含了“哲学的‘和调’”与“中医的‘和调’”,深入研究哲学的“和调”,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通过中澳学者一年多的沟通协调与努力,我们成功地举办今天的研讨会,要特别感谢一切支持、帮助“和调”理论整理、研究、推广的人们。

1735092897616808.jpg

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葛元靖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启动式

研讨会分为社会学及文化学研究、哲学研究、临床应用研究三个专题进行报告。

在社会学及文化学研究专题中,澳洲中医立法之父、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原副主席林子强教授报告了《澳洲中医立法与中西文化之和调》;云南大学教授,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研究专家金子强教授报告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和调思想的深厚根基》;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学、文化学研究专家王寅教授报告了《从圣爱文化及学术流派建设谈和调》。

在哲学研究专题中,澳大利亚高德生命科学研究院首席教授,庄子哲学研究专家王大衛教授报告了《从庄子思想刍议庆生和调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医和调思想”整理提出者、李氏中医和调学派创立者暨主持人李庆生教授报告了《“和调”的哲学辨探析及临床应用提要》。

在临床应用研究专题中,澳大利亚珀斯名医、珀斯中医学院院长,李氏中医和调学派澳洲疑难病诊治研究方向领衔人徐超极教授报告了《和调思想指导诊治白血病的临床病例报告》;中医诊治老年病专家、中国最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李氏中医和调学派老年病研究方向领衔人杨戈主任医师报告了《和调理论与中医老年病诊治初探——小血管痴呆、骨质疏松的中医药治疗》。

研讨会结束时,研讨会发起人及组织者李庆生教授作简要小结,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有一个总特点及四个具体特点。

总特点就是会议有温度、高度、广度。具体特点,一是主题明确,深化和调理论;二是百花齐放,各家尽展风彩;三是守正创新,汇聚思想之光;四是凝智合力,拓展应用领域。

       第一个特点我认为是主题明确,深化和调理论。感谢各位专家,深化了和调思想这个古老而新兴的学说。第二,百花齐放。七位专家用形体语言,口头语言和幻灯片的书面语言,三种语言都是专家们尽显风采之作,可称百花齐放。第三,守正创新,汇聚智慧之光。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和调,“和”的根源是中华民族的特征和思想文化的根本。所以我们守正守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根“和”思想,而我们的创新体现在七位专家所涉及的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医学、哲学等等,都是创新之举。第四个特点就是我们凝聚合力,拓展应用,凝聚大家的智慧,形成共同的合力。今天已经充分展示了我推出这么几年,和调思想在大家的帮助支持下为大家所用,横跨南北半球1万多公里的空间,涵盖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专家,充分体现了我所说的凝聚合力,拓展应用领域。

中澳合作:“和调”的哲学文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在云南圣爱健康基地举行

12月22日,中澳合作的《“和调”的哲学文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在云南澄江抚仙湖圣爱健康基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及国内的七位学者分别作主题报告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