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荔枝后真能测出"酒驾"?媒体实测揭秘

6月27日消息,近日,有网友担心食用荔枝后会被误判为酒驾,引发热议。为此,多家媒体进行实测,发现刚吃完荔枝立即进行酒精检测,确实可能显示酒精含量超标,达到"酒驾"标准。

实验过程
媒体记者在食用几颗新鲜荔枝后,立即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测试,结果显示酒精浓度短暂超过20mg/100ml(酒驾标准)。但这一现象持续时间极短,约5-10分钟后再次检测,数值即降至零。

专家解释
荔枝等水果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少量乙醇,咀嚼时口腔内的酶会进一步催化糖分分解,导致短暂酒精残留。但这属于"假性酒驾",与饮酒驾驶有本质区别。

交警提示
若驾驶员因食用荔枝被检测出酒精超标,可向交警说明情况,稍作休息后重新测试或申请血液检测以证清白。交警部门也会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避免误判。

建议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公众可在开车前避免大量食用荔枝,若食用后可用清水漱口,加速口腔内酒精挥发。

目前,多地交警部门已通过科普提醒市民无需过度紧张,科学认识此类现象。

image.png

吃荔枝后真能测出"酒驾"?媒体实测揭秘

6月27日消息,近日,有网友担心食用荔枝后会被误判为酒驾,引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