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重申不做增程车引热议 技术路线争议再起
华夏经济网5月7日消息,近日,长城汽车高管再度公开表态“坚决不做增程式电动车”,引发行业热议。部分网友质疑增程技术“门槛低、溢价高”,称其“忽悠小白”;但也有观点认为增程车型符合现阶段市场需求,技术优劣需理性看待。
争议焦点
- 技术门槛:反对者认为,增程式电动车(EREV)结构简单,本质是“燃油车加电池”,技术含量低于纯电或插混车型,但部分品牌定价偏高;支持者则指出,增程系统的高效协同设计(如热管理、能量回收)同样体现技术实力。
- 市场逻辑:增程车凭借“无续航焦虑”和较低成本,近年销量增长迅速(如理想、问界等品牌)。业内人士分析,长城坚持多元技术路线(如Hi4插混、氢能),或为差异化竞争策略。
行业分歧
- 蔚来CEO李斌曾称增程是“过渡技术”,比亚迪王传福则认为“插混才是主流”;
- 理想汽车等品牌通过增程车型实现市场突破,2023年国内增程车销量同比增超160%。
专家观点
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技术路线选择需匹配用户需求,现阶段增程式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痛点,但长期看可能与插混技术融合。”长城此番表态,或为强化其“技术派”标签,争夺话语权。
目前,长城汽车聚焦插电混动(Hi4技术)及纯电布局,其欧拉、魏牌等品牌未规划增程产品。市场争议折射出新能源技术路线的多元化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