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突破封锁,中国芯片加速自主化
5月19日消息,华为突破封锁,中国芯片产业加速自主化进程——小米、联想入局高端自研芯片,5nm制程成新起点
背景:华为“上岸”提振行业信心
在中美科技博弈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华为近期被曝已突破高端芯片制造瓶颈,搭载自研麒麟芯片的旗舰机型回归市场,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半导体领域实现关键突围。这一进展极大鼓舞了国内产业链,小米、联想等科技巨头纷纷加码自研芯片,将技术竞争推向更高制程节点。
行业动态:5nm成头部企业“入场券”
据供应链消息,小米和联想已秘密启动5nm制程芯片研发项目,目标在2024-2025年推出首款产品:
- 小米:继澎湃系列后,新一代SOC将整合AI算力与通信基带,强化手机与IoT生态协同;
- 联想:聚焦PC/服务器端高性能芯片,或采用“自研+合作”模式,与国内晶圆厂联合攻关。
专家解读:自主化需全产业链协同
行业分析师指出,5nm虽代表技术跃进,但中国芯片产业仍面临两大挑战:
- 制造短板:中芯国际等企业量产5nm需EUV光刻机支持,海外设备进口受限;
- 生态构建:需同步推进EDA工具、材料及封装技术国产化,避免“单点突破”。
未来展望: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随着国家大基金三期落地(3440亿元注资半导体)及国内市场需求激增,中国芯片产业正从“替代”转向“引领”。华为、小米等企业的跨界竞合,或加速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应用的完整创新体系。